信息公开
徳职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徳职要闻 · 正文
《中国教育报》刊载“德职案例”:打造“四化”育人模式 培育优秀康养人才
日期:2025-11-01 信息来源: 健康管理学院 点击数:

编者按 10月24日,《中国教育报》12版“教育展台”专栏,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四化”育人模式 培育优秀康养人才》为题,专题报道了我校康养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学校健康管理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群自获批2023年山东省第二批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以来,紧扣产业需求,创新探索“标准化筑基、精细化提质、数字化赋能、品牌化突围”育人模式,依托全国智慧社区中医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度链接产业资源、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推进教学模式革新,在康养人才培养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实践范式,为打造区域康养人才培养新高地,服务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6887D?e=.png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于2020年成立健康管理学院,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等5个专业为基础,组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群。专业群紧扣产业需求,创新探索“标准化筑基、精细化提质、数字化赋能、品牌化突围”育人模式,源源不断培养高端康养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支撑。

标准化筑基,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自获批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以来,学院坚持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不断完善校企协同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标准引领、技术示范、产品辐射等方面的作用。校企携手共建智慧康养大数据研究所、老年膳食研究所、智慧康养技术服务中心、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实时跟踪产业发展动态与技术需求,共享人才供求信息,助力学生精准把握行业前沿趋势与企业技术革新方向,实现知识迁移能力与技能适应能力的双重提升。

7BBC7?e=.png

AB8FA?e=.png

3EE81?e=.png

4BBC7?e=.png

作为学院实践育人基地,德州市中医院在学生生活区投资建设了建筑面积562平方米的综合内科门诊。该门诊集内科诊疗与中医药适宜技术于一体,可提供静脉输液、西药与中药汤剂开具、理疗,以及针灸、推拿、灸法等10余种特色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每周一、周五,医院医师会定期在门诊开展“开课授徒”活动,向师生系统传授推拿、拔罐、刮痧、耳穴、艾炙等中医保健技术,截至目前受益师生已超4000人次。

依托这一合作基础,学院与德州市中医院共同打造“双元”育人平台,组建专业教学创新团队,推行模块化教学。以真实服务任务为驱动,融入前沿技术教学,不仅有效拓展了校外实习场地,增加实习岗位供给,更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出一批社会急需的一专多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既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也为养老照护服务的智慧化升级提供了人才保障。

精细化提质,推进非遗进校园

学院在专业群建设中,深度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将传统中医知识和技能融入教材开发和课程设置中,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课堂”活动。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开设非遗特色课程,系统传授传统精湛技艺,推动了非遗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

“一技在手,一生无忧”,在特色课程培养下,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非遗疗法的核心技能,更自觉践行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实践服务中,将无创无痛、治病保健的非遗疗法服务于更多市民与患者,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赢得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C8127?e=.png

BDB84?e=.png

FE20A?e=.png

D33E8?e=.png

C157F?e=.png

与此同时,专业群积极“走出去”,主动适应智慧设备推广、中医技术普及及社区服务模式创新的新形势,与社区合作探索打造“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该示范点融合数字中医技术,嵌入非遗经络叩击疗法,构建起“中医特色+智能服务+社区嵌入”的居家养老新模式。学院还持续组织师生开展送健康进社区、进乡村等公益活动,惠及群众超万人,以仁心、仁术践行社会责任,彰显服务区域的“硬核担当”。

数字化赋能,构建产业育人生态

德州作为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地处首都一小时生活圈、省会半小时生活圈,凭借丰富的康养资源与较低的生活成本,成为康养产业发展的蓝海。响应德州市建设“北方康养名城”的部署要求,学院与德州市财鑫集团共同建设德州市家政产业示范园。

产业示范园涵盖培训中心、孵化中心、展示中心和服务中心等功能分区,并配备完善的生活与交通设施,全方位满足家政从业人员培训、创业孵化及服务对接需求。同时,示范园同步建设家政服务数据平台,整合服务订单、人员信息等核心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服务流程与资源配置;引入先进数字化技术,开发智能管理系统与线上服务平台,推广智能服务设备,全面提升家政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成功构建起“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通的产业育人新生态。

66877?e=.png

5C436?e=.png

依托家政产业园成熟的运行模式与标准,学院进一步拓展服务半径,牵头制定非洲塞舌尔国际家政标准,参与制订巴基斯坦老年照护标准,并开发“中文+职业技能”资源包。

品牌化突围,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专业群着力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系统构建并实践以“师德铸魂·能力进阶·数字赋能”为核心的青年教师“三阶四维”培养模式,将青年教师入职后的成长过程划分为“站上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三个阶段,从师德、教学、实践、科研四个维度,全面赋能教师能力提升。现有教师中,不乏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等行业领军人才,团队曾在2024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应用赛项国际总决赛中斩获一等奖,在省级以上教学能力比赛中亦多次获奖。

C2377?e=.png

8F910?e=.png

A9BC8?e=.png

C3A77?e=.png

B3C79?e=.png

学院还广泛吸纳海内外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选聘医院一线护师、高级管理人员参与教育教学,引进全国技术能手充实师资队伍;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访学、学术交流与教学能力培训,组建校企多元混编、分工协作师资队伍,建成教学创新团队。

在资源共享方面,积极推动校企场地、设备、人员、知识产权等资源深度共建共享。与北京优护万家康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共享德州十二里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产教融合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真实服务场景中锤炼技能;联合“全国技术能手”杨丁丁女士成功申报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能大师工作室,与江苏企想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山东省第二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还与北京久久春晖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冠名班,打造集教育教学、科技服务、技能大赛、项目孵化、培训鉴定于一体的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形成“双主体”的协同育人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5年6月,学院凭借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群的品牌影响力,作为牵头单位,联合60余家中医康养企业、40余家省内外及市直有关部门,共同成立全国智慧社区中医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双方通过人员互嵌,联合研制人才培养方案、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共建数字化教学平台,打造沉浸体验式“空中云课堂”,创新“三融合”育人机制,为现场工程师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F4E79?e=.png

AA500?e=.png

面向未来,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将持续依托全国智慧社区中医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平台,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全力打造康养领域人才培养新高地,培养更多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上一条: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到德州职院访问交流
下一条:德州职院举办2025级国际学生开学典礼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公开网版权所有 ©2022-2023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公开网

联系电话:0534-255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