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以落实“3466”工作思路为主线,紧紧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各项工作亮点纷呈。
一、浓郁“3项文化”,建设区域文化高地
坚持党建领航定向,浓郁校园党建文化。聚焦立德树人,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优化“大思政”工作格局,建立起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责任体系,打造了“沉浸式”的“党建文化场”,顺利通过全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学校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
坚持德能立身修业,浓郁德能特色校园文化。坚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涵养以“德”和“能”为基因的德能特色校园文化,以打造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生态文化“五位一体”,并融入企业文化、地域文化为平台,探索实施了“第一、第二(课外)、第三(寒暑假)课堂”“德能”文化全环境育人的实践路径,广大师生以德为先、德能兼修、德能并进,谱写职教报国新篇章。1名教师办完退休手续深情鞠躬,诠释对职业尊重感动社会;1名教师支援新疆,服务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30余名学生服务北京冬奥会和全国”两会”;1名学生入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学校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光伏工程”赛项,并代表山东省参赛,荣获全国总冠军。
坚持服务“两创”方针,浓郁大运河文化。立足大运河重要节点城市优势,依托“德州黑陶”“德州扒鸡”“德州运河菜”“德州传统木艺”“德州窑”红绿彩5个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平台,引导大学生涵养“大历史观”,从历史变迁和技能技艺传承创新中汲取智慧。编纂《世界运河手造博物志》七卷。与东海集团开展校企合作共同研发红绿彩瓷新产品。学校申报的“德州窑”红绿彩项目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评选为2021年度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
二、聚力“4大创建”,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以省优质校、“双高”校、职教本科专业和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四大创建”为统揽,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内涵建设水平,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打造了职教高地品牌。
省优质校建设硕果累累,全面超出预期目标,其中国家级标志性成果完成率553.3%,确保以“优秀”成绩通过省厅验收;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职教高地建设验收,建成职业教育“德职模式”;紧跟政策调整步伐,修订完善“双高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进一步加强与青岛理工大学和德州学院的合作培养,职教本科专业建设深入推进;编制《关于创建德州职业技术大学的策划意见》,对职业技术大学的创建作出总体规划;稳步高效推进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推进“6项基建工程”,以人为本校园呈现新风貌
投资1.46亿元的两栋学生公寓楼、过街天桥、综合体育训练馆和南大门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投资上千万元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光伏电子产业科研教学楼和应用技术推广实训中心项目完成立项。
四、提升“6项社会服务”,多维度辐射德职力量
完善科研与应用技术服务体系。依托应用技术研究院和36个技术服务团队,全年立项市级以上课题192项;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新技术研发中心2个;全年市级以上优秀科技成果获奖52项;与全市100余家行业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协议180项,获得技术服务费800多万元,30项专利完成成果转移转化,转化金额126万元,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收益是2021年的6倍,荣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称号。
与市发改委共建德州市物流数据中心。提升物流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服务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建设。
积极筹建德州社区干部学院,积极推动农民工免费上大学,首批招生288人;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在校生1126人,较去年增长36.8%。
成立“大德智库”,依托学校高层次人才集中、多学科协同创新等资源和优势,围绕省、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开展咨政建言、理论创新等工作,积极为政府提供专业客观、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100余条,调研德州课题立项100余项。
建设德职电商直播研究中心,培养网红200余人,服务了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积极筹建建设德州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累计心理咨询433人次,开展团体辅导21次,辅导员累计谈心谈话6.5万人次,朋辈帮扶累计4350人次,守护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五、坚决有力防控疫情,校园健康安全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冲击的严峻形势,学校坚决落实上级防控措施,实施校园相对封闭管理。期间,召开专题会议62次,印发专项文件36份、通知60余个,组织在校生核酸检测756800余人次,提供就餐保障服务10万余人次,流调学生近万人次,“五类人群”摸排5000余人次,线上线下教学平稳转换,校园秩序井然、安全稳定。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逆行担当、全力抗击疫情的生动实践,在学校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分类分层培养,“一优三强”师资队伍初步建成
围绕教师多样化进步、专业化成才、可持续发展,完善师德考核办法,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教师教学、科研、大赛、技术服务、培训、挂职搭建广阔平台。1名教师入围“2022齐鲁最美教师”省级评选人名单,3个教学团队获评省级教学创新团队,学校省级教学团队达到9个;2名教师分别获评“山东省青年技能大师”和“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10名教师获得“山东省职业教育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学校名师、大师和技术能手达50多人;7名教师分别获评“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全省优秀思政教师、德州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德州“最美青年”和“德州工匠”,2个工作室获“德州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2名教师获“德州市创新标兵”荣誉称号。
七、因材施教,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推进资助育人,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094.56万元,1名学生获得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技能大赛在各专业全面铺开,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9项,成绩稳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生参加其他比赛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18项、市级奖项56项,3名学生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大赛中国赛区首批技能护照。建设健康校园,大学生在文体活动中强身健体、陶冶情操,荣获2022年山东省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评2022年山东省中华经典诵吟特色学校;在2022年全国跳绳联赛中荣获6金、1银、2铜的佳绩。专升本录取人数再创新高,521名学生被省内本科院校录取,较2021年增加94名,增长率达22%。
八、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创新迈上新台阶
与央企名企共建“新能源产业学院”和“集成电路产业学院”两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达到8个;企业捐赠价值120万元的两套ST1000E数模混合信号测试系统;与阿里巴巴(浙江驿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智慧物流实习实训基地;承办泰山科技论坛——嵌入式人工智能产教融合研讨会,学校被推选为山东电子学会职业教育专委会首届主任委员单位;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优秀校企合作院校”“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一阶段建设院校”。
九、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内涵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落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要求,围绕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紧跟“高端产业链”和“产业链高端”,优化专业设置,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专业与区域产业同频共振。我校在山东省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取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创历年最好成绩,1项成果被省厅推荐参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教学成果获奖取得新突破;立项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3项;10门课程成功立项省级在线精品课程;3部教材入选第一批“十四五”职业教育省级规划教材。
十、招生就业互促共进,创新创业成绩优异
全年录取新生5578人,夏季高考录取平均分数比去年高出110分,春季高考计划521人一次性全部录满,连续三年录取分数线直线上升,生源质量显著提升。学校连续第三年入选教育部毕业生就业状况布点监测高校(全国共100家),两个项目成功入选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全年组织创新创业参赛项目1950余项,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57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0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我校教师被教育部选聘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评委。
十一、依法治校深入推进,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组织学习宣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校党委书记樊兆杰做客山东教育新闻谈“新职教法”。启动各项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形成《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规章制度汇编》。承担山东省高校总法律顾问制度试点责任(全省80余所高职院校中仅3所),设立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法律服务委员会,建立涵盖各部门、单位的法治工作联络员队伍。健全教师、学生权益保障制度,畅通师生利益诉求渠道,解决了师生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提前防范舆情风险。积极申报学校依法治理改革试点。
十三、充实全环境育人内涵,构建家校政育人新格局
学校与市政府共办德州市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引导大学生在德州就业创业、成就美好的未来。与德州市妇联合作共建“德州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邀请13位毕业生家长代表来校参观并进行座谈,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家校联系,密切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起家校常态化沟通和合作育人格局。
十四、打造优质考试资源,服务国家选才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考试工作安排和要求,组建专业化、精细化的考试管理团队,健全考务制度,建设标准化考场,严肃考风考纪,为考生提供了优质考务服务,顺利完成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测试、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考试任务。2022年4月22日,院长张同光在全省教育考试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2022年12月5日,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厅评选为“山东省2022年教育考试优秀考点”。
十五、文明创建扎实推进,持续打造文明高地新高度
对标文明校园创建标准,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举办文明礼仪培训,“阳光自信、大气厚道”的“德职气质”更加浓郁,2名教师入选全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精神文明建设专业人才名单,大学生滕过见义勇为,受到社会一致好评。服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3名教师入选德州市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团市委宣讲团,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和小区帮扶3000余人次,广大师生走进社区、乡村送技能、送文化、送健康。学校荣获“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山东省暑期‘三下乡’优秀组织单位”“德州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获市直系统广播体操比赛一等奖和德州市“中国梦·新时代·新征程”百姓宣讲比赛一等奖。
十六、“德职故事”广为流传,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
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育新人、展形象,根据不同节点策划不同主题,强化“思政味”“烟火味”,全年开发了精品信息1000余篇,《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山东教育发布等知名媒体刊载“德职故事”30余篇,宣传思想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吸引力和震撼力显著提升,学校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在全省高职院校中位居第一方阵,构建起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宣传思想工作体系。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对学校亮点工作点赞。学校被《中国教育报》评选为“高校教育新闻宣传先进单位”,荣膺“2022年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和“2022年山东最具影响力教育政务融媒”称号。
十七、实施“大培训”战略,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
全年开展各类社会培训超过3万人次,培训到账额1900万元。职业技能评价职业范围由成立初的3个增加调整到28个,成为德州市认定职业最多、认定级别最高的评价机构。承担全市 “金蓝领”技师、高级技师结业考评、和专项能力考核、社会人员技能等级认定、退役士兵技能等级认定服务,累计为社会评价各类技能人才50000人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批高技能人才,为创建职教先进城市贡献“德职力量”。
十八、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化办学深入推进
学校增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与韩国大真大学合作开发专业标准2个,开发课程标准24个。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校生总人数达117人。学校举办了德国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学方法培训班,培训教师24名。学校教师赴国(境)外读博、读硕人员6名。与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有色金属工业中心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建设海外职业技术学院,获得教育部语合中心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中文+职业技能”教学资源建设项目1个。
十九、发挥技术高地优势,服务区域科普工作
依托德州市科普宣讲团和科学大讲堂平台,发挥教科研资源优势,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服务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提升。我校建设的德州市爱生活化学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活动。“3D打印科普工作室”和“人工智能科普工作室”入选首批德州市科普专家工作室名单。
二十、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基层社区成效显著
积极参与民盟德州市委“同心兴德”实验基地建设活动,与广川街道办事处联合开展老年教育、书画艺术教育、楼宇经济新业态职业培训、直播电商从业人员职业培训、网格员职业培训、自学助考、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等教育培训活动,为打造德州市特色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形式贡献了“德职方案”和“德职力量”。